引言
肺炎,作为全球健康的一大挑战,每年约有10%的患者需进入重症监护室治疗。尽管传统诊断手段如X光、血液检测和痰培养已广泛应用,但它们存在灵敏度和特异性不足、耗时长等问题。COVID-19大流行后,人们对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需求更为迫切。目前,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是检测COVID-19的主要手段,但其检测耗时长、依赖特定试剂,且可能引发患者不适,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现在,一种新的诊断方法正引起关注:通过分析呼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来诊断肺炎,有望极大地改善诊断效率和治疗效果,不仅能提高诊断速度,还有助于个性化治疗,减少因误诊导致的抗生素的滥用,并降低住院时间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2024年8月24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一院”)何建行院长与梁文华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Lung》上发表了关于肺炎筛查中呼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的综合荟萃分析《Exhale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Detection in Pneumonia Screening: A 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呼气VOC分子检测高科技公司精智未来为该篇综述提供支持,双方聚焦科研与临床试验,正在推动该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探索与应用。
DOI: https://doi.org/10.1007/s00408-024-00737-8
该综述纳入了8个国家的14项研究(690例肺炎患者和2129例对照组参与者)。汇总结果显示,呼出气VOCs检测在肺炎筛查中的综合灵敏度为0.94(95% CI:0.92~0.95),综合特异性为0.83(95% CI:0.81~0.84),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汇总诊断优势比(DOR)为104.37(95% CI:27.93~390.03),汇总阳性和阴性似然比(LR)分别为8.98(95% CI:3.88~20.80)和0.11(95% CI:0.05~0.22),诊断性能较高。
纳入综述的肺炎筛查中呼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检测准确性汇总SROC图(左图)
以及灵敏度(中间图)、特异性(右图)的森林图
综述凸显了呼出气VOC检测作为高效、非侵入性肺炎筛查手段的巨大潜力,同时指出了当前研究在标准化方面面临的挑战,包括呼气采样、检测技术、采样流程、数据分析方法及目标VOC谱图筛选等方面的不统一。
团队认为,未来研究应聚焦于提升VOC检测的精准度、检测设备的便携化及缩短检测周期,建立全面标准化的呼气采样、检测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体系。此外,还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以充分验证呼气VOC检测在肺炎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精智未来(ChromX)
精智未来创造性地融合微机电(MEMS)、 微流控(Microfluidic)和人工智能(AI)技术,以呼气代谢组学为理论基础,自研自产了全球首款“MEMS+AI Micro GC”一站式呼气分析平台,该平台结合了超灵敏、高分辨、智能化的床旁(POCT)呼气分子分析微型气相色谱仪(已获得国内呼气VOC检测行业首张二类创新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精智·未来云XCloud全球呼气代谢组学云平台。产品可实现对人体呼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进行精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让呼气分析实时实地诊断疾病成为现实,为癌症早筛、疾病快诊和慢性病居家监测提供无创、快速、便捷、普惠的全栈式、一体化应用新范式。
自成立以来,精智未来始终关注人类生命健康,致力于引领呼气代谢组学进入临床应用,让更多人通过创新的医疗技术获得健康。公司连续获得福布斯“2023亚太区100家值得关注企业”、财富“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创业公司”、沙利文“2023全球呼气检测领导奖”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