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3
ELCC见证突破!精智未来与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千例大样本队列研究探索肺结节良恶性鉴别新范式

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于当地时间3月26日-29日在法国巴黎召开。ELCC大会是肺癌领域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之一,汇聚了全球肺癌诊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

 

精智未来(ChromX Health)与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建行教授团队合作发布了一项呼气肺癌早诊领域的大规模临床研究成果——《Innovative Portable Breathomic Device For Early Non-Invasive Differentiation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Lung Nodules》。该研究入选本次大会壁报(Poster)展示环节,并荣获大会Merit Travel Award奖项。作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万例计划”的重要成果,该研究由四川省肿瘤医院李强主任团队和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杨胜利主任团队共同参与完成。

 

   

研究通过3190例中国患者的多中心大队列,验证了基于呼气VOC和微型气相色谱仪技术对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效能,为肺癌呼气诊断技术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大队列的循证支持。

 

亮点

01

基于15个呼气VOC标志物

构建肺结节良恶性鉴别模型

本次研究纳入5-30mm肺结节患者3190例(恶性1715例/良性1475例),覆盖实性、部分实性和磨玻璃结节等三种不同性质的肺结节。研究采用自主研发的μGC-μPID检测系统,通过呼气中15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构建肺结节良恶性鉴别模型。

 

亮点

02

微型气相色谱技术

突破性鉴别肺结节良恶性敏感性高

研究显示,精智未来自主研发的μGC-μPID检测系统在外部验证集中AUC达到83%,阴性预测值(NPV)高达96%对<10mm、10-20mm、20-30mm的结节鉴别AUC分别达到0.82、0.86、0.84,对恶性实性及部分实性结节的识别敏感性高达100%,磨玻璃结节敏感性达97.5%。值得注意的是,该检测系统对早期肺癌AJCC分期IA1/IA2的灵敏度达到了100%,对IA3分期的灵敏度为94.7%,可有效发现早期肺癌。

 

图a.ROC曲线展示该模型在内部和外部验证集中的区分效能

图b-c. ROC曲线展示该模型在内部验证集(b)和外部验证集(c)中对不同大小肺结节的诊断效能

 

 

据《早期肺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报道,当前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LDCT)作为主流筛查手段,结节阳性率高达22.9%,肺癌检出率仅1.5%,这意味着大量患者面临不必要的穿刺活检和心理负担,而长期频繁LDCT检查的辐射风险亦不容忽视。相比之下,呼气VOC技术仅需患者呼气3分钟,仅需12分钟检测,且无创、无辐射、快速,尤其适合社区筛查和随访监测。

 

梁恒瑞博士:“据估测,中国存在1.5亿肺结节人群,但基层医疗机构缺乏有效鉴别手段。呼气检测的优势尤其适用于三类场景:一是对社区人群进行快速筛查,将LDCT检查聚焦于中高危人群,降低无效辐射暴露;二是针对影像学上可能表现出非特异性的特征、难以通过常规手段明确其性质的不确定结节,辅助良恶性鉴别,提高准确率,减少不必要的过度诊疗;三是对于影像学已确诊的但暂无需干预的肺结节,进行长期的动态随访监测。

 

未来或形成‘VOC无创筛查→LDCT分层诊断→病理金标准验证/动态监测’的三级筛查体系,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可大幅降低筛查费用和晚期肺癌治疗负担,节约社会医疗成本。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代表 梁恒瑞博士

 

此前,精智未来已与何建行教授团队合作发表2篇国际期刊论文,并正与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携手推进超万例验证计划,聚焦肺部多疾病领域的深度合作,并应用于社区卫生公共服务项目“肺健康计划”中,为实现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广州市荔湾区、黄埔区 “肺健康计划”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 专家介绍 ·

 

何建行,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器官移植科、肿瘤科带头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美国外科学院、英国皇家外科学院Fellow。

 

全球首创无管自主呼吸的气道手术,针镜手术,异位心肺联合移植等移植新技术:亚洲首例同种异体气管移植术;国内首例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等。创新及发展了胸外科 “无管”微创技术系统。在NEJM、Lancet等国内外知名杂志发表论文430篇(IF>30分23篇;IF>10分52篇),总IF>2,800分,入选爱思唯尔终身影响力排行榜。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4项国家级奖项,何梁何利奖、树兰医学奖等多项殊荣。并获中华医学会、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华夏医学科技奖、医院协会一等奖等20余项省部级奖项。